机器人

致力于解决“*一公里” 配送机器人加速兴起

作者:【*】

2019-03-18 11:34:51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浏览量:

字号

在人口红利快速消退,用工成本急剧攀升的情况下,近年来“机器换人”逐渐成为了新时代发展的关键词。在制造业领域,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首先取得了落地发展的显著成果,不仅自动化生产需求获得了有效满足,产业结构和模式也迎来了深度调整与优化。

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机器人技术的革新与进步,由此催生出的一批专用机器人加速了应用场景的扩张和深化。例如应用于工厂搬运、分拣等环节的移动机器人,便凭借着技术的发展开拓出了全新市场,一跃成为物流配送行业的重要生力军。

目前,以京东、菜鸟、亚马逊等为代表的电商企业都已经推出了各自的配送机器人解决方案,一些初创公司也在积极研发先进的配送机器人产品。他们尝试着借助搭载无人驾驶技术的无人机或机器人,将网店的货物直接送到购买者的手上,利用“机器换人”解决配送行业“*一公里”的问题。

快递“*一公里”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物流业的一个痛点。因为这一公里可能要穿街过巷、翻阶上楼,过去一直是采用人力来执行,但现在一方面人力成本开始急剧提升,另一方面电商发展带动物流订单增多,配送压力开始显著增加,传统的人力配送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具备无人驾驶功能的移动机器人、满足多地型和敲门的机器狗,以及其他配送机器人的出现,为物流行业解决“*一公里”难题带来了利好方案。将物流配送这样一份单调而费时间的工作交由机器人,不仅能有效缓解行业劳动成本压力,提升客户服务的体验,还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借助配送机器人送货、送餐无疑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而随着未来智能社会的加速发展,配送机器人也有望为零售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目前据已有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配送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9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到340亿美元,在年复合增长率近20%的速度下,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

不过当前,要想将庞大潜力转换为实际发展并不容易,配送机器人的应用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配送机器人要在人群中移动,安全技术是一个巨大挑战,如何在法律规范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保障配送机器人的上路安全、运行安全和人机安全,是所有企业需要思考的一大难题。目前,有的移动机器人厂商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自主导航、动态路径规划和障碍物识别等软件来帮助配送机器人执行任务,这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

此外,面对不同的配送地形,机器人的行动能力和适应能力也遭受到了严重考验。地型的适应是一个关键,四轮的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地面上行走明显不足,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推出六轮配送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以平衡的方式在不同类型的地形上运行,为顺利完成配送任务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不过高昂的价格后续却也需要进一步进行调节。

那么,在破除了配送机器人的技术和安全难题之后,面对广阔的发展市场,未来谁又将成为行业的主导者呢?

按照当前的早期发展情况来看,亚马逊推出了六轮送货机器人Scout,京东在长沙市科技新城布置了一个配送站,硅谷机器人技术公司Nuro推出了Level4全自动无人配送车,百事可乐也与美国Robby机器人联手推出了自动驾驶机器人......这些老牌知名企业的提早行动,无疑为他们争取到了主导市场的重要先机。

除此之外,一大批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也在积极涉足该领域,配送机器人企业在不断增加。未来究竟是老牌企业利用优势率先完成市场攻占,还是新小企业借助爆发后来居上仍未可知,不过*能够肯定的却是,未来行业竞争势必日趋激烈,无论谁登顶都需要拥有过硬的实力和良好机遇。


工业电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工业电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工业电器网有权转载。
关注工业电器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