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增强系统:引导用户走完“最后一厘米”

作者:【*】

2018-05-25 16:43:36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字号

记者从23日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了解到,我国正在建设“星地一体”高精度时空服务位置服务解决方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我国将为包括网络覆盖地区,以及无网络覆盖的沙漠、海洋、高空等区域,提供7×24小时高可用的动态厘米级定位服务。与单一星基系统相比,该服务首次定位时间将缩短97%以上,定位精度可以提高50%,服务可用率高达99.99%,将在自动驾驶、无人机等涉及人身和生产安全的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赋能全球智能物联网应用产业生态。

目前,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建设进入快车道。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会上介绍,我国已经发射8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建成了最简系统。今年还将发射约11颗北斗三号卫星,2019年至2020年计划再发11颗,届时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系统定位精度将达2.5至5米。

除了星基系统,北斗增强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引导用户走完“最后一厘米”。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总设计师蔡毅介绍,导航卫星信号会因受设备、电离层等干扰产生误差,不能完全满足未来高精度位置服务需求,还需要增强系统配合实现。

蔡毅说,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由地面基准站接收北斗卫星信号,传输至数据综合处理系统,消除卫星轨道误差、钟差、电离层折射等影响后产生修正信号,通过卫星、数字广播、移动通信等方式实时播发。

杨长风介绍,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于2014年9月正式启动研制建设,现已完成基本系统研制建设,具备为用户提供广域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定位精度的能力。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差分北斗卫星导航起降引导系统,成为多种无人机平台起降引导的重要手段,相关设备也在向民用航空产业化迈进。后续该技术可应用于各种有人机/无人机起降、空中加油、飞行编队等领域。

此外,北斗天基增强系统于2017年10月正式获得法定身份,正在按照国际民航标准开展建设,可为民航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完好性的导航服务。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位置,增强时代”,着重体现高精度时空信息增强服务通过与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融合应用,助力信息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进入增强时代。(科技日报 记者 齐晓君 付毅飞)

工业电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工业电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工业电器网有权转载。
关注工业电器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