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在上演一场农业机器人“总动员”

2018-01-04 09:21:54

23层楼高的“超级渔场”、各种采摘机器人、可以吃的菊花……从赤脚农民到插上“科技的翅膀”,在近日由农业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江苏·现代农业科技大会上,扑面而来的现代农业炫酷科技成果令人震撼。国内外大批高校院所和企业,以及46名院士到会,展出了25个大类、1063个品种的农业科技成果。

据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段雄介绍,2016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2%,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达88.9%,均位居全国前列。

展会上布满了各种庞大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尤其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上演了农业机器人“总动员”。从播种、种植、耕作、采摘、收割、除草、分选一直到包装,机器人都会做,种田也可“手不沾土”。苏州的一家企业展示了他们研发的“果蔬采摘机器人”:当一个红色的西红柿出现在机器人眼前,机器手立刻上前,一把掐断了西红柿的绿蒂,并将红红的果子轻轻丢进了自己身前的大篓子里。原来,这一机器主要是通过传感器,自动识别作物果实和枝叶的颜色,来判别三维空间信息以及果实的成熟度。

中船重工武昌船舶展示了世界首座大型智能渔场,一个圆形的漂亮围网状模型展示的就是目前世界第一的“超级渔场”,去年10月已在挪威深海投入使用。据悉,江苏连云港也将引进该项目,实现远海养鱼。

南京农业大学的展位则被菊花包围,而且这些花是可以直接吃的。记者就试吃了一朵,味道格外清甜。据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王海滨介绍,从5000多种菊花里选出了100多种能食用的,又从中挑选出几种口感比较香甜的品种。今后,市民完全可以在家种一盆菊花,赏完还能品尝,真是又好吃又好看。

江苏大学沈跃副教授带来一个“无人驾驶高地隙自转向四轮独立电驱动智能喷雾机”,有效解决了南方水稻田耕作的难题,“水田里水深泥稀,最深的地方有30—50厘米,传统农机在里面转向都困难,而这台机器地隙达1.2米,配合两轮差速和转轴结构,用GPS定位可以无人作业。”沈跃说,这项成果已经转化,但在展会上还不时有人前来咨询。

“我们将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深入推进农业与科技对接,不断提升农业的物质装备与技术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表示,此次大会聚焦科技创新,加强江苏与海内外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将对全省农业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科技日报

服务热线:400-688-6377

工业电器(电气)行业信息库!

copyright ◎20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