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电气路|初心之所,上海电气的源起

作者:ShanghaiElectric

2022-06-21 09:06:40 来源:上海电气  浏览量:

字号

120年电气路|初心之所,上海电气的源起

来源:ShanghaiElectric 上海电气


说起上海机电工业发展,绕不过上海电气最早的大型企业之一的大隆机器厂。


大隆厂建于1902年,初创时,民族资本家严裕棠在杨树浦太和街梅家弄,租赁了两间平房当车间,只有7名工人,为外国商船修理小机件和调换零配件。次年,大隆厂搬到平凉路25号,租用12间铁皮木板平房,工人增至50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列强卷入战争,长期受扼制的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复苏,纺织业发展很快。严裕棠意识到大隆厂要逐渐与外国在华企业脱轨,转向与民族工业合作。于是他组织技术力量试制纺织机器,为整机制造打下基础。


虽然严裕棠施展浑身解数,在外商和民族企业中接到不少订单,但要实现机器厂大发展仍困难重重。为广开市场,严裕棠总是说:“我们要接别人不愿接的活,做别人做不了的活。”大隆厂对别家厂不愿接的小活零活来者不拒,及时为工厂排忧解难。但要想“做别人做不了的活”则需要技术实力做后盾。于是大隆厂要求本厂技工,在修配过程中要看在眼里,掌握机械原理,提高设计能力。在为英商恒丰洋行廉价分包纺机传动装置中,大隆厂虽获利不多,但技师们却从洋行提供的设计图纸中学到了很多关键技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上的机器厂,只要听到是大隆厂来的工人,无不翘起大拇指“买账”。


上世纪初,严裕棠让几个儿子分别去欧美和日本留学,回国后参与企业管理,便于时局变化时与不同国家打交道。如长子严庆祥赴日学成后引进了日本的管理经验,并根据市场需要,改进日本进口的产品。他代表上海资方参加日内瓦国际劳工会议后,在大隆厂实行 8小时工作制等。


严裕棠梦想在中国建立技术先进、管理一流的机器制造企业。1922年,大隆机器厂试制的织布机新品上市。因华商轻视国货,产品销路不畅。严裕棠不得已痛下决定:没人购买,就自建纱厂,自制自销,树立榜样。1925年,严裕棠租下连年亏损的苏州苏纶纱厂,采用大隆厂生产的纺机增设了苏纶二厂和一个织布厂。由于机器价格及维修成本低,使生产成本远低于其他纺织厂,连年获利甚丰。此举使其他纺织厂开始购买大隆厂的成套纺织机器。


1925年,大隆厂在光复西路5号购地70亩建立新厂。至1937年,大隆资本总额为法币50万元,各种工作母机500余台,工人达1300多人,年获纯利20余万元。当时有上海报纸评论说:“我国最先仿造纺织机器规模最大者,惟大隆机器制造厂而已。”


大隆厂的这段发展史,为后来上海电气的创业发展,留下了深深的启迪。

工业电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工业电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工业电器网有权转载。
关注工业电器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