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

两会时间光伏产业受关注 引入竞争机制或成主线

作者:筱阳

2017-03-16 09:05:15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浏览量:

字号

2016年,光伏行业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新的一年,业界不禁憧憬:2017年的光伏市场将是何种景象?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委员代表都将关注目光锁定在光伏产业,就其项目的用地管理和税收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两会时间光伏产业受关注 引入竞争机制或成主线

两会时间光伏产业受关注 引入竞争机制或成主线

为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加速推进新能源发展利用已成一项重要国家战略。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源”一词总共被提到了5次,3次与“清洁”相搭配,1次与“可再生”相连。其中,在国家政策扶持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光伏产业备受瞩目。

在此前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截至2020年,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光伏电站4500万千瓦、光热发电500万千瓦。众多光伏资深人士指出,1.1亿千瓦的“十三五”太阳能发电规模,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光伏产业仍将维持较高增速的发展态势。

另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增长168倍,超越所有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500万千瓦装机目标。另据公开资料,截至2016年底,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但与此同时,作为目前增速最快、倍受追捧的清洁能源,光伏在中国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本青睐,然而在应用普及的道路上却总是面对一块绕不过去的绊脚石,即“弃光”。在全国人大代表陈康平看来,目前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土地、税收等,需要国家政策进一步跟进。为此,在全国工商联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强化新能源产业政策支持导向的提案》,建议在调节光伏上网电价时尽量保持连续性、渐进性,减少对行业的负面冲击。

据《北京商报》报道,根据国家电力“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目标为105GW以上,若按照105GW(2016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3GW,累计装机77GW)下限测算,每年新增光伏电站规模仅7GW左右,若如此实施,则光伏产业上下游企业将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建议继续落实国家能源局《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到2020年,太阳能光伏电站累计装机量应达150GW”的目标不变。

除了强调光伏发电的市场规模外,适当提升上网电价亦是此次全国工商联议案的亮点之一提案建议,未来5年,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拟按照近10%的幅度进行下调,并采用领跑者技术产品的上网电价补贴加价5%。而在此前印发的《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中则明确,自2017年1月1日之后,对我国三类电价区的光伏发电标杆电价再度进行调整,降低后的电价水平分别为I类地区0.65元/KWh,II类地区0.75元/KWh,III类地区0.85元/KWh。

针对近年中国光伏产业大发展中出现的光伏发电项目用地难、用地贵、管理混乱的问题,31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理顺光伏项目用地管理、土地税费等相关问题的建议》的提案,建言理顺光伏电站用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用地审批管理方面的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多家光伏企业管理层也表示,光伏发电属工业项目,工业用地 出让最低价标准为60元/平方米,即4万元/亩。如照此对光伏阵列面积征收,会影响光伏发电项目收益率,阻碍光伏产业平价上网的趋势和速度。

全国政协委员朱共山指出,光伏发电项目用地中除办公用房、升压站、厂区路面硬化用地属于建设用地外,其他光伏组件阵列,不改变原有土地类型,对土地没有破坏,不按建设用地管理。与此同时,众多业界人士认为,随着土地的成本不断上升,土地相关的税负亦在不断攀升,相关的法律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或者是政策干预。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刘汉元。在其提交的议案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光伏行业从上游的多晶硅等原材料,到中游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一系列元器件、主附件的生产,再到下游的光伏发电,都是全额全税征收。高额的税费已经严重抑制了整个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清理并改革不合理的税制,减免光伏行业的全部税费。

此外,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在输配电改革等试点地区逐步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创新解决光伏产业面临的问题,满足我国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需要,推动光伏发电全面市场化发展。而这也意味着,竞争机制将成为2017年以及今后光伏行业的热词。

工业电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工业电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工业电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工业电器网有权转载。
关注工业电器网微信公众号